Research

加强临床科研工作 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加强临床科研工作 提高学科学术水平
吴毅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科研工作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现代的新兴学科,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促进学科向深层次发展,应注重在临床实践中开展科研工作, 提高学科学术地位。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1  做好临床科研的选题工作
  临床科研是指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治疗效果, 并改善预后。要做好临床科研工作首先应重视临床科研的选题工作,因为选题的方向是否正确, 选题的方法是否恰当,不仅直接关系到临床科研水平的高低和研究成果的大小,而且与临床科研的成败,研究的效率都有密切关系。选题就是要正确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来自于临床实践,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所谓正确就是所提出的问题要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选题是临床科研的起点,它贯穿了整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是科研工作基本内容和目标的高度概括,从这个角度来说,选题比科研方法更重要。在进行临床科研选题工作中必须仔细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 1  样本数量
  临床科研工作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对象进行研究,若例数过少,不能保证论证的需要,不易达到统计学要求,以致影响论文的质量; 例数过多则浪费时间与物力。至于样本数量的估算方法,应按照课题的性质,检测资料的种类(计数或计量) , 参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这样才能使科研的进展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确定病例总数后,还需制定纳入标准,以明确规定合格的病例所应具备的条件;制定排除标准,以明确在哪些情况下不能纳入研究的范围。
  1. 2  测定指标
  结合科研设计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 确定观察哪些指标,要得到哪些数据,才能使该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对于临床反应与效果的判断, 都要制定可靠客观的测定指标,并要使每个指标做到数量化,决不能按照患者的主观感觉来评定疗效, 因其中混杂一些心理效应和顺序效应, 故造成较多的偏倚。有时如对结果难以预测,初步观察的项目可稍多些,以后再归纳删减,但总的项目不宜过多,最后应采用最小化的原则加以归纳。
  1. 3  统计分析
  为使科研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必须计划对将取得的数据资料, 选择恰当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对采用的方法与计算的内容应适当加以叙述。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与数据的性质, 采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也不同, 应结合科研资料的性质适当加以选择。如测定数据中误差较大,患者退出或取消,观察对象死于其他疾病等,在设计统计分析方法中要明确规定。
  2  临床科研选题的原则
  在进行临床科研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2. 1  需要性原则
  选题应尽量选择我们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同时要善于把客观需要同本学科、本专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适应客观的需要去开拓新的领域, 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选题时还应结合本单位和本科室的优势和需求加以考虑,以争取单位领导和相关科室的支持和配合。
  2. 2  目的性原则
  科研选题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确研究什么、采取什么手段进行研究、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是什么,以便在今后的课题设计时根据目标决定科研方法。
  2. 3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科研工作最主要的特征, 科研选题应具有创新性。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研究结果应该是前人不曾获得过的成就。没有探索性,缺乏创新性, 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工作, 只能是学习,不是科研。创新性不是靠凭空想象,而是靠平时的工作积累和观察,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所决定。目前查阅文献资料越来越方便, 可通过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及时掌握国内外学术信息和动态,最后确定课题的学术价值。对于刚从事临床科研的青年工作者而言,最初的科研工作不一定都具有创新性, 但只要有新意,对临床工作有帮助、有指导意义, 能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地深入研究,同样符合创新的原则。
  2. 4  先进性原则
  凡是创新的课题必然是先进, 先进性表示创新的程度,指水平比较高,排列在前的意思。但创新性与先进性也有差别,创新往往指科学而言,而先进指技术而言;创新是指前人没有解决或没完全解决问题,而先进往往是对一定的地区或一定的范围而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的课题并不一定都有创新。在科研选题时,特别是应用性研究或是开发性研究的课题,具备先进性是非常必要的。
  2. 5  科学性原则
  包括3 方面:一是要求选题必须有依据, 其中包括前人的经验总结和个人研究工作的实践, 这是选题的理论基础;二是科研选题要符合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课题就不是实事求是,就没有科学性;三是科研设计必须符合科学。
  2. 6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指研究课题必须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要求研究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实现是可行的;科研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具有科学性,并且可行;课题承担者的学术水平,参加课题研究人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主要的仪器设备;合格的实验动物和试剂;一定的科研经费;与本课题有关的基础研究工作等都是科研工作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它决定了一个课题是否能按期完成,以达到预期结果。
  3  申请临床科研项目的途径
  有了好的临床课题, 第二步就应该申请一定的科研项目,并不是所有的临床课题都需要申请科研项目,一些临床课题同样在临床实践中完成的很好, 但对于一些难度较高,需花费一定人力和物力的科研课题应努力去申请科研项目。申请科研项目的目的有二:一是能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工作能胜利完成的基础;二是通过课题的申请,请国内同行专家进行课题的专业评审, 以确定本课题是否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目前申请临床科研项目有以下几条途径。
  3. 1  国家级科研课题
  包括①科研攻关项目:主要是国家重点资助的重大科研课题,如康复医学方面目前有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 它是由国内多个单位联合完成的临床科研课题; ②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是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课题; 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前二项是国家重点项目,申请难度较大,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难度相对小些,每年都能申请。它的特点是:资助的面较广,资助的强度每年在增加,对课题的要求比较注重课题的科学价值,以基础研究为主,要求课题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其中对创新性要求最高。
  3. 2  卫生部科研课题
  包括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和卫生部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它的特点是:以应用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开发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科研课题经费比例是:应用研究为65 %~ 75 % ,基础研究为15 %~ 20 % ,开发研究为10 %~ 20 %。一般每2年申请1 次,对临床科研课题的中标率较大,但资助的强度小。
  3. 3  其他地方级课题
  包括省市级和各单位级的科研课题。地方级课题的特点是:以应用研究为主, 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方面研究,对课题的创新性要求相对上述2 项要低。在临床科研中有些科研课题是在地方级课题的研究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积累,再申请国家级科研课题或卫生部科研课题, 比较容易中标。目前国内已形成多层次的科研渠道,各个层次的侧重点不同,要求也不一样,临床科研时可根据各层次的要求进行选题和申请。
  4  申请各项研究基金项目的要求
  申请研究基金项目时, 不同基金项目有不同的要求,可按照申请书的格式和要求填写。通常申请研究基金项目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②学术思想新颖, 立题依据充足; ③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先进、科学、可行; ④有良好的专业科研工作基础; ⑤具有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 ⑥研究内容为国内先进水平,目标明确; ⑦在2~ 4 年内能取得预期结果; ⑧经费预算适当。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年12月 第22卷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