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临床科研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临床科研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马志青 张宇辉  

  临床科研属医学科研范畴, 是以人类疾病为研究主体, 以医院为主要研究场所, 探索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预防措施, 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 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科学实践活动。由于人的疾病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影响, 临床医学科研一定要把握好其复杂性、特殊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确保病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因此, 临床医学科研中的行为规范特别是道德标准相对其他研究领域就更为重要, 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是保证科研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在科研管理中, 研究科研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律, 强化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教育, 以科研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约束科研行为, 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管理者的责任。
  一、要适应实际需求的客观前提
  临床医学科研的目的不是去探索基础医学理论的未知, 而是用基础医学理论的已知去探索临床医学的未知, 这就决定了临床医学科研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在选择和确立课题时, 应以提高临床医学技术水平为目标, 以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为重点, 根据所服务人群的疾病谱、死亡谱和不同的研究对象来确定不同的研究内容。如战伤的临床救治, 常见多发病的临床防治,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等。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人均值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开展临床科研要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现状出发, 依据国家经济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人的能动性, 把个  作者单位: 050041 石家庄解放军第260 医院(马志青) , 解放军白求恩军医学院(张宇辉)人的专长与临床医学科研的目的相结合, 个人兴趣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避免超出承受能力的选题和单纯从个人兴趣出发, 盲目追求高、精、尖项目等不切实际的倾向。
  二、要具备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
  临床医学科研是一种特殊而艰苦的探索活动, 常需要巨大的付出, 一项研究成果有时要历经多年呕心沥血, 战胜无数次失败和挫折, 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 付出毕生的精力。古今中外许多医学科学家以顽强的毅力和高尚的情操实践了他们献身科学的壮举。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寻遍群山, 穷搜博采, 历30 年,阅书八百余家, 三易其稿, 为后人留下巨著《本草纲目》; 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施密特被毒蛇咬伤, 在生命弥留之际, 仍不忘将自己身体的中毒反应记录下来, 为世人留下研究数据。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医学家,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生物学家尚有如此的敬业品德和献身精神,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 临床医学研究者更应该以病人利益为服务宗旨, 以解除病人疾苦为已任, 努力提高自身理想、道德、情操的修养, 不为金钱、功利、地位所诱惑, 彻底摒弃拜金主义, 以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顽强钻研精神, 把研究工作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 才能使研究形成方向, 最终获得成功。
  三、要讲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临床医学科研要遵循医学和科研自身的客观规律, 要正确运用各种观察、思维、实验方法, 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密合理的设计、严格细致的操作、严谨求实的学风创造性地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中要按照实验设计的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预期效应等基本要求, 完成全部实验步骤和内容, 不能以人为因素为借口改变或取消实验设计方案。在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时要真实、精确、完整, 客观地评判阳性和阴性效应, 不能为主观愿望和某些需要而隐瞒真实结果或编造虚假效应。实验失败时要认真检查失败原因, 实验不符合设计要求时要按照设计要求重新进行, 决不能把不合格的实验结果作为分析研究结论的依据。在撰写论文时要维护成果的真实性,严禁杜撰、隐瞒和剽窃现象, 不允许有丝毫的渲染与夸张, 同时论文要讲究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和可读性。
  四、要树立尊重人格的伦理观念
  医学的进步要依靠科学研究, 而临床科研则要靠以人为对象的临床实验来完成。然而在实施大多数诊断、治疗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包含对人体的某些伤害和潜在的危险, 临床医学科研更是如此。在研究过程中, 为医者要仔细权衡病人在临床科研中的切身利益和危险因素, 必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科学和社会利益之上。在临床实验前, 要实事求是地向病人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预期利益、潜在的伤害及可能引起的不适, 必须向病人讲明他们有决定参加与否的自由权力, 争取他们的配合, 从而减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并签定知情同意书。要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权力和意愿, 严禁强人所难, 即使其承诺反复变更, 也不能因此影响医患关系和正常治疗, 更不能违反职业道德, 无视病人的基本权力和尊严, 采取欺骗、诱惑和强迫等手段而达到目的。
  五、要体现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现代医学综合化、精细化和工程技术化的发展趋势, 促使科学研究中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 各自为战的小作坊式的科研模式, 已不适应科技发展形势的需要, 不可能承担高水平的课题。要完成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 往往需要多学科、跨专业协作攻关, 甚至需要优化组合成“大兵团”协同作战, 这是新科技形势下临床科研的新特征。协作攻关可以使样本的来源广泛, 在短时期内获得足够的样本量, 同时促进了各单位各地区的技术互补和交流, 有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科研能力的共同提高。因此, 科研协作越来越多地被认同和实践。在科研协作中要特别处理好个人与集体, 自身与他人, 主角与配角, 奉献与名利, 权威与新秀等关系。在研究目标上讲统一, 要有共同的理想; 在课题实施上讲协调, 要无私地合作; 在成果分配上讲风格, 要珍惜集体的荣誉和劳动成果。要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已和他人, 要严于律已, 谦虚谨慎, 助人为乐, 甘当人梯, 不能嫉贤妒能, 贪人之功。

  参考文献:
  1、 周中原, 主编《医学科研方法学》第1版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941392401
  2、 丁道芳, 主编《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第1版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13321351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9年9月 第12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