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析统计数据库
Tel : 400-6010-180
Research
完善医院科技管理 提高临床科研水平
孙自敏 陈昆洲 张兰海 吴晓雯 胡世莲 袁华音
安徽省立医院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2 所省级临床研究所及8 个临床医学中心的科研任务。由于医院领导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注重科研基础的培训和人才培养,从而增强了全院的科技意识,提高了整体科技水平,促进医疗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打好基础,重视人才,提高科研实力
我院对科技工作遵循“重人才、抓质量,重科研、抓特色,重课题、抓成果”的原则,将重点放在培养人才,创造条件,抓课题前期研究工作上。
1. 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每年通过推荐、面试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院工作,吸引博士生和出国留学人员回院。1997
年与本省4 所医学院校签订了18 个硕士生联合培养点,建立了我院硕士生联合培养网,以利于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另外医院每年通过论文报告会、医学综述比赛会、人才展示会等多种形式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 积极创造科研条件:我院1990 年兴建了我省一流的动物实验楼,设有手术室、术后观察室、饲养室及化验室,能完成各种动物实验,至1996
年已完成和正在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和省攻关课题10 项。1998 年筹建中心实验室300 平方米,添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已能开展细胞免疫、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检测,承担省级课题5
项。另外对来我院工作的博士生每人给予5 万元以上的启动基金,并帮助建立实验室和配备实验员,神经内科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美国研究4
年神经电生理学,与一位在比利时攻读脑电生理的博士生学成来院,医院投资60 万元添置先进的多导脑电图仪、肌电图仪和脑电诱发电仪,使他们能学以至用,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3. 努力抓课题前期研究: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攻关课题申报中不仅要求先进性和创造性,而且要求一定的工作积累和预实验。因此,对一些热点和新颖的课题,一旦检索论证后,医院给予一定的预实验经费,以利于申报高等级课题的中标。另外,在人才培养中,扶持开展些“苗圃”性课题,如先申报院资助课题,积累经验后再申报高等级课题,这样大大提高了中标率。
二、课题申报前的积极动员与申报中的层层把关相结合
1. 做好申报前的宣传准备工作并以点带面、优势互补:各种课题申报前的工作其重要性不亚于申报过程中的组织工作,前期做的扎实,后期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只有深入宣传每个课题的招标指南,扩大影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员踊跃参加,从而保证竞争中有一定“量”的投入。对国家、部及省级基金课题则要求起点高、高水平、有基础,而我院各临床学科发展不平衡,如脑外科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在国内、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而血液病科、普外科、麻醉科、心内科、胸外科均为省重点学科,根据项目指南的内容,抓重点,带一般,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
2. 层层严格把关以提高中标率:对于基金和攻关课题,申报过程中要严格把好3 关: ①科室讨论评议关,即课题负责人首先在科室进行课题内容的介绍,科室同行专家认真、仔细地对其选题的先进性、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议、修改,科主任签字上报。②医院专家委员会论证关,即科教处组织与课题有关的专家对课题进行全面论证,量化打分,并按照省科委答辩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示,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群策群力,以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③科研科对课题内容和形式的审查关,即科研科对上报课题填写的内容和形式给予规范化指导,对于不符合填写要求,指导后重新修改再填写,同时对课题统一打印,统一制作幻灯片。通过这些举措,1996
年我院申报的省自然基金课题院内中标率达23.1 % ,“九五”攻关课题中标率达26.3 %。
三、加强后期管理,保证单位信誉
应该说基层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抓课题的中后期管理。我们在提高课题申报工作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已获资助课题的后期管理,特别是我院省“八五”攻关项目4
项均未按期完成,虽然有些课题未完成有客观原因,如协作单位前期工作未完成;新药申报中间环节多,批准时间长,影响课题进度。但认真总结“八五”项目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中标时项目主研人的年龄过大并均是正主任医师,主要负责人缺乏完成课题的动力。吸取“八五”的教训,在申报“九五”项目时,课题负责人注意年龄结构,让中青年担负起主要科研工作的重任,同时还制定了后期课题的管理措施。
1. 严格执行课题管理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以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和结题:科研科针对每项课题合同书的要求和进度,制定督促措施,做到每个课题各阶段有计划、有阶段总结。经常深入科室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买试剂、科室间协作问题,我们及时进行协调,尽快解决。对项目实施中需补充成员,更换负责人,严格按照院管理课题的规定进行,并随时请示卫生厅科研处及科委主管处室拿出意见,该增加成员的就增加,需换负责人的就换,需提前结题就提前结题。课题完成后,组织好鉴定工作,对鉴定材料科研科认真阅后,提出意见,有些鉴定材料反复修改数遍后,才定稿。我们还非常重视成果的上报工作,每项成果上报,分管院长和科研科根据历年评奖经验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对一些子课题如分别报奖,只能拿到低档次的奖,如将几个子课题合为一个研究系列报奖,申报高档次的实力大大提高。另外,在课题报奖人员排名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在课题中贡献大小而排名,同时深入课题组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使大家愉快的立项、合作,也能愉快的结题。
2. 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并制定适宜政策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①制定一套科技经费的管理条例:根据卫生厅制定的《医学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对每项基金和攻关课题均有帐目本,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统一管理。课题经费使用,由课题负责人提出用款原因,科研科核实,分管院长审批后使用。②拓宽科研经费来源的渠道:医院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和加大对中标课题经费的匹配,“八五”期间医院按中标经费的1∶0.5
匹配“, 九五”期间按1∶1 匹配。仅“九五”期间医院已匹配中标课题经费达83 万元。对一些回国留学人员所中标的课题,除医院资助外,争取财政拨款,从而保证课题的实施。对新药及新剂型的开发项目,通过与企业、经营单位协作,从而得到资助。③课题经费结题后未用完,给予一定比例提成给课题组。另外,对于课题完成好获奖者,医院给予奖励,按科委同等奖励的金额表彰课题组成员。对于高档次省科技奖,医院给予重奖。
上述这些科研管理措施,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不但大大提高了课题申报的中标率,而且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并获得累累硕果。1995~1996
年,我院连续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5项,四等奖4 项。在临床科技管理中,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中标课题专业覆盖面不够宽,一些临床科室至今还是空白;组织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不够;尚未获准一项国家级课题等。因此,我们还需不断努力探索逐步完善临床科技管理制度,争取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薛志福. 发扬成绩加强管理使科研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6 ;9 :92.
2 王关嵩,王振维,李杰,等. 提高申报质量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管理.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6
;9 :97.
3 郭继卫. 论科研管理在市场机制中的价值取向.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6 ;12 :459.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年9月 第15卷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