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如何选择临床科研课题

如何选择临床科研课题
  张之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医学的进步有赖于科研,为了跟上科教兴国的步伐,为了对医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临床人员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投入科研。
  1  临床科研的领域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与技术”活动分类,基础科研(fundamental research) 的目的在于获得对自然界更充分的了解,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并常说明一般的和广泛的真理,它的成果常为普遍的原则、原理或定律,但不考虑特定的近期实际目的。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是把理论发展到应用的形式,有特定的实际目标。针对一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去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并为达到某种特定的和预先确定的实际目标提供新的方法或途径。实验发展(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的目的不在于增加新的科学知识,而是解决在于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是将已有成果加以推广、开发和规模化的研究。临床科研主要是应用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医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维护健康,战胜疾病”,提高人民体质,保证经济建设,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
  医学院校的科研范围包括: (1) 临床医学研究:深入观察,增进对疾病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2) 基础医学研究: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和治疗原理。(3) 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少数单位、少数人员可以参与一些更基础的研究,如人类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发育生物学、人工器官和生物材料学等。
  2  临床人员可参与的科学研究
  211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是对疾病规律和患者的诊治有直接关系的探讨研究。例如(1) 对疾病的特点、发生和发展进程的深入观察,包括疾病的一般表现和特殊表现、分型、转归、并发症、死因、生存期等的观察分析,目的是对病症有进一步的认识,促进诊治,便于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策略; (2) 诊断或治疗方法的创建、改进、评价,对已有方法或药物疗效的评估; (3) 疾病诊治的标准、规范、方案的制定或修改;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如何作到最佳医疗处理(good clinical practice) ,按照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的概念和方法研究最合理的诊疗规范,更科学地制定指导方案(guideline) ,涉及选择什么依据、寻求依据的可操作性、价效(cost effect) 关系、实效性(cost benefit) 等方面的诸多研究。
  临床研究以患者为对象,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医疗实践,时效性好。有些临床研究可由少数人完成,有的则需多人多单位甚至跨地区跨国性合作。有些临床研究属回顾性分析,有许多需前瞻性研究。涉及病例数多、设计周密、结论清楚、能说明问题者往往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有较大的难度,但意义也很大,目前还较少,国内尤其如此。临床研究应该得到重视与鼓励。
  212  实验室研究
  在医学研究中,实验室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从临床角度看,实验研究主要应着眼于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原理等方面。有条件的单位应多作些转换性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 ,把生命科学中的一些理念和技术方法转入医学研究,把基础医学中的新认识、新发现恰当地用于临床医学,以期更好地解释疾病现象,提高诊治水平。
  3  选择临床科研课题应注意的问题
  选题是否恰当是决定科研工作的意义、难度以及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科研之前必须仔细慎重地选题。选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311  科研目的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外乎验证已知、探索未知。因此,科研工作者一定要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要对事物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经过反复思考,才能提的准确无误,切中要害,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深度。
  头脑中的问题有个逐渐积累和储备的过程。灵机一动或是面临任务临时拼凑出来的课题常常不能涉及问题的核心。巴斯德曾说“在观察领域中,机遇只垂青那个有准备的头脑。”立题也一样,没有准备的头脑就算遇到机会也不会想出好的课题。一个有水平的课题,对一个人来说,必是经常思考,深思熟虑的;对一个集体而言,一定是经过反复论证的。
  312  课题范围
  课题最好出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领域,不要超出距离当前工作太远的范围,或是探讨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临床人员从事实验室研究也应紧密围绕临床,密切联系实际去选题,希望最终能用于临床实践或解释疾病的某个问题。
  313  课题要有新颖性
  科研应是一项创新活动,不要简单地重复已无争议的、业已肯定的工作,而要尽量探寻那些过去未认清的、未注意、未发现的、没有肯定答案的、曾有设想但未经证实的、或是认识不全需要补充修正的问题。当然,创新也要有个积累过程,不能期望一鸣惊人,不是每项科研都能有重大的突破,但是若能每次都能有所前进,经过日积月累和长期系统研究,就有可能发现重要的新现象,获得一些新认识、新概念。
  314  课题要有独特性
  独特性可以体现在研究对象或研究方向上、观察角度、解题思路和技术方法上或是人群特点、地区特点等。
  315  科研的针对性要强
  目标要明确。命题不宜过大,课题涉及问题太广往往很难完成,需要长期研究的有长远目标的课题,也应该确定如何启劝、如何开始,所以每一步的目标仍然不能太大。讲求问题要精、立意要深。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要先想好拟解决的问题,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除非为了探讨某种技术方法的应用,否则不能先确定要用某个方法再去想究竟想研究什么。
  316  课题的可行性
  应该考虑所选课题的可行性,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条件、研究对象的可获得性和依从性、研究人员能否前后衔接、各部门的合作以及协作单位的关系等,能否保证课题的延续性,使之不致半途而废。不认真考虑科研工作的可行性,再好的课题也难进行。
  总之,选题是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应该多思考、多请教、多方面寻找有关信息、多讨论、多论证。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