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加强临床科研 提高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水平

加强临床科研 提高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水平
杨宇如 张思孝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微创外科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开放手术, 是应用各种内窥镜、特殊光电设备及器械以达到诊断与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其创伤轻微, 造成痛苦较少。微创外科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也是21 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20 年来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处于外科各亚科的前列, 最常用的当属腔道泌尿技术、体外冲击波碎石(Esw l) 等。
  四川省泌尿外科学界非常重视微创技术的开展,多年来在Esw l 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不少医院已作一些较深入的研究, 本期中用“Esw l 治疗肾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和“Esw l 治疗输尿管结石472 例”两文, 即属这方面重要的经验。过去需手术治疗的尿路结石中,部分医院80% 以上已可用Esw l 治疗, 从而大大减轻了病人痛苦, 节省了费用和住院时日。腔道泌尿外科技术虽然所需设备器械更为复杂, 技术难度亦更大, 但本省部分医院从80 年代即已开展了经尿道手术、输尿管肾镜等技术, 并作了大量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 为该技术的传导推广作了坚实的工作。非常可喜的是近年来省内大批中、小医院也开展了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特别是各种经尿道手术) , 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期较集中地刊发了一批有关泌尿外科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和经验总结, 就反应了各地、各级医院近几年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 这必将推动泌尿外科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在肯定成绩与进步的同时, 亦应清醒地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某些病种的治疗效果还欠满意(如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 ; 某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较高; 各地区的普及与技术水平还很不平衡; 从近期学术会议报告和本期刊发的论文来看, 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提示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泌尿微创技术的科研力度和技艺水平, 改进创造、提高疗效并解决科研与应用中尚存的某些问题。建议在临床科研中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加强科研意识, 注重前瞻性研究。对研究和应用的方式、方法, 观察、随访指标等, 预先进行精密设计, 然后在实施中严格按计划进行。
  2 按照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临床科研设计, 包括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照组的设定及数据的处理分析等, 以提高临床研究的科学性。
  3 对观察指标, 如疗效判定、并发症、卫生经济学等的选择, 要尽可能选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 如平均住院日、手术用血量、术后尿流率及碎石后排尽率等较为确实的评定, 而不用或少用患者与医师主观的抽象的感觉的指标。
  4 扩大研究样本数量, 以减少地区、部门、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做一些大范围、多中心的联合研究。
  5 重视技术难点、并发症及疗效欠佳病例的研究。不回避难点和缺点而尽力研究克服与改进, 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要杜绝报喜不报忧现象, 提倡实事求是精神。
  此外, 在本期论著中,“严重闭合性肾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文中, 肾切除率明显下降, 是基于进年来影像诊断学和治疗的进步。肾结核误诊问题已属老问题,关键是医师在诊疗中要想到肾结核的可能, 特别在近年发病率又有回升趋势的情况下。由于嗜铬细胞是否恶变术中不易判断, 加之有复发的问题, 故手术时应尽力将连同包膜肿瘤全部切术。肿瘤剜出术只应用在与重要血管、脏器有粘连, 或确实不能完全切除的病例。
  最后, 在我国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之际, 第四届全国腔道泌尿外科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学术大会将于今年9 月在成都召开。欢迎全国和四川的同道们踊跃参予, 交流微创技术等的研究与经验,为我国泌尿外科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医学》1999年 第20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