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强化临床科研管理 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强化临床科研管理 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零达红 黄桂忠 覃碧玲
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

  临床科研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创造性活动,是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源泉和保证,也是医院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走科技兴院的发展方针,强化临床科研的工作力度“, 以人带科”“, 以科促院”,注重抓好科研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本地区乃至区内形成较强的医疗技术优势和实力,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建设与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院领导非常重视科研工作,他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把科技兴院作为提高医院知名度、增强医院实力和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以业务副院长为首的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全院科研工作的宏观管理,由医教科专门负责科研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和5 年以上远期科研规划,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课题设计,对课题的推荐和申报进行系统控制。还制定了科研管理的有关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课题申报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开展临床新项目制度》等。使科研管理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院领导以身作则,在紧张繁忙公务之余,带头搞科研,院长谢昌林亲自主持一系列科研活动,如近几年亲自主持“常温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和1996 年主持“浅低温心不停跳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达到区内先进水平。医院还制定了鼓励医务人员奋发进取的优惠政策,凡获得科技进步奖者,医院给予报销一定的评审费,按不同级别发给原奖励1~10 倍的奖金;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医院按不同级别发给第一作者一定的奖金。以上这些措施极大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深化了科研兴院意识。
  2. 抓学科带头人,建设科研梯队 医院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投入大量资金狠抓人才的培养,每年选送25 名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到国内著名医科大和著名医院进修学习,选派160 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术交流;请国内著名专家来院讲学、示范手术和指导科研,极大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开阔了视野,增进对学科动态的了解,活跃了学术气氛。在学科建设上,全院以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作为医院重点学科,并在人才、设备和经费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通过多年系统的运作,许多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以老专家指导把关,中青年技术骨干挑大梁的新局面已基本形成。为医院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3. 加强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是医院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些高年资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的临床经验,但在科研工作中,他们往往缺乏先进科研方法而走弯路,为此,我院有针对地请区卫生厅科技处原陶副处长、广西中医学院科研处处长方显明教授来我院作科研设计、科研方法、科研程序等专题讲座,提高了医务人员群体素质及科研能力。
  4. 加大设备投资力度,取得医疗科研的硬件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地投入临床应用,没有必要的医疗科研设备,想开展科研工作只能是一纸空言,近几年医院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先后购置了大中型先进设备800 多台件。如螺旋CT 机、ECT 机、彩超、血气分析仪、电子胃镜、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直线加速器、后装置模拟定位机、人工肾等现代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引进,为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广大医务人员在开展新业务和临床科研中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许多科研项目因设备的引进得到了开展和提高。
  5. 强化管理成绩显著 近五年来,医院共承担地区、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06 项,各课题组对科研工作进行认真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有26 项获得百色地区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以上者有9 项,有21 项填补了百色地区空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廷阳主持的课题《医用胶自体颅骨碎片粘合一期成形术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经区内外专家鉴定达到区内领先水平,荣获1999 年度百色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各级学术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0 多篇,其中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80 多篇;有200 多篇参加全国、省级学术会议交流;有6 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2000 年3 月百色地委行署授予我院“科技工作先进单位”;院长谢昌林被授予“百色地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5 人被授予“百色地区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 人被授予“1996~1999 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条科技兴院之路。
  科研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我院仍以科研创新为依托,继续实施“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抓住学科发展的重点和契机,高起点、高层次地确定临床科研目标,以增强医院发展潜力和后劲,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